杨晓阳

我的首页

我的作品

展览展讯

我的相册

艺术资讯

推荐艺术家

媒体介绍

联系方式

评论文章

组织机构

评论文章
杨晓阳:大写意,中国绘画艺术的精神“图腾”

“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佛乱其所为,所以动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……困于心,衡于虑。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。”   “变”是世界上唯一“不变”的真理。杨晓阳对艺术的极致追求亦达到了很高的境界,他对艺术的膜拜和虔诚使他成为当代画坛上举足轻重的人物!   —— 题记   记者:您从教几十年,请问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大胆提出了“大美术、大美院、大写意”概念的?   杨院长:纵观历史,不难发现古代希腊、埃及、罗马、印度中国在每个繁荣稳定的历史阶段,美术的意义都与当时社会阶段的所有成就是同行同步的,并取得了无法比拟的成就。科学在不断地否定着前人,而美术的阶段性成就则永远与人类生命共存。   而解放以后,从50年代起,我国从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各个方面全面引进苏联模式,在大规模的快速建设中破坏了一大批古文明城市。结果,从美术创作理论到实践的纵横比较中发现,我们的经济是迅速发展了,而我们的传统独特文化却在快速消亡。看看各地用钢筋水泥建起的坚固楼群,已经丧失了独有的文化特色...

杨晓阳 做一个不娱乐主义者

杨晓阳是个忙人,他总是不停地在省内外开会,即便如此,他仍然不愿意落下院师生乒乓球赛。下午,他准时出现在球赛现场,从容、步履优雅,打起球来却是一员猛将。    卖画,为了超越   20年前的一天,刘文西的儿子刘丹在杨晓阳的画室里,指着他的一幅近作说:“这是临摹我爸的哪张画吧?”杨晓阳愣住,随即而来的是一阵强烈触动感:自己画了这么多年,原来只是在老师已经开垦出的那块地里种了一些东西而已。   “从写实到写意,我经历了30年的探索、研究过程,我曾经把国画画得像西画,曾经深入研究素描、色彩、解剖等一些纯属西画系统的要素,但是我现在彻底画成中国画,彻底画成一种线描和没骨的,线描和没骨完全是中国的,这些东西跟西洋绘画完全是两个路子,完全是接近中国几千年的写意传统。”   当他第四次走进卢浮宫的时候,这种感觉尤为强烈。“我感觉不到什么艺术性。”那纯粹的模仿让他倒胃口。忽然之间,他兴奋起来,他看见了毕加索。“毕加索的线条很有概括性,很简单、很利落、语言少但很完...

结识杨晓阳

 我是从画上和杨晓阳结缘的。记得在上世纪末的那个中秋,有幸和杨晓阳在大雁塔的大慈恩寺共度佳节。那天晚上的月儿特别圆,月色特别亮。月光下,观摩杨晓阳现场画画更是一大乐事。他运笔犀利,酣畅淋漓,几笔就勾勒出了一幅菩萨图,画面上线条恣肆,含滋蕴彩,庄严妙丽,让我暗生佩服,甚感殊异。事后方知杨晓阳不足40岁已任西安美院院长,是陕西美术界声名显赫的人物,于是在这世纪末的月圆之夜,我记住了他。     新世纪之初的那一年,我要为一批画作配诗展览并制作邮资明信片,其中正巧有杨晓阳的一幅《汉宫腊月寒》。我被这挥洒灵动的画作所吸引,赋诗一首:“古箫向晚/吹出鸣咽的沉重/躺卧之间/万般风情逼得缕缕寒气/渐渐地幻化成如月光一样柔的水声。”我自以为拙诗尚能与画意融洽,可以算是我们诗画结缘了,杨晓阳谦虚地说:“这张画,画得不好,赶得急,只用了5分钟。”我有点惊异,真是神奇的5分钟。然而,真正进入杨晓阳的绘画世界,还是看到他厚重大气的美术作品集《告别过去》之时,一本厚达300页,洋洋大观收有五百多幅作品的画集,给我的一是惊诧,二是震撼,这时,画家的杨晓...

希望在燃烧 访西安美术学院院长杨晓阳

  在古城西安南郊,与大雁塔遥遥相望的西端,有一座雄伟壮观、新颖别致的高层大楼。这就是被誉为大西北“画家的摇篮”,享誉全国的“名校之花”——西安美术学院。这里绿树环抱,鸟语花香。茑歌燕舞,书声朗朗。她好似大都市里的村庄,是一块圣洁净土,莘莘学子们向往的好地方。     初秋六月,是黄金季节。正是应届生毕业之际,国画系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会正在紧张进行,建筑环艺系、美术教育系、服装设计系、油画、版画、雕塑、摄影等系的毕业生作品展琳琅满目,丰富多采。校园里的树荫下、花丛边,学生们三五成群,相互在毕业纪念册上签名、赠言,书写着对几年大学生活深深的眷恋与对未来的憧景与希望。     西安美术学院,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高等学府——艺术殿堂。半个世纪以来,从这里走出去了一批又一批美术界的中坚力量,分配到在西北及祖国的四面八方,他们不负众望,努力拼搏,为母校争光,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。多次在国内外美术大赛中夺得金、银、铜牌优胜奖,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。  &n...

上一页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

Processed in 0.246(s)   27 queri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