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晓阳

我的首页

我的作品

展览展讯

我的相册

艺术资讯

推荐艺术家

媒体介绍

联系方式

评论文章

组织机构

评论文章
杨晓阳:传统写意精神正悄然流失

“目前中国画创作中制作风和矫饰风愈演愈烈,随之而带来的就是中国画传统中的写意精神正在悄然流失。”记者日前在采访中国画院院长杨哓阳时,他说:“如果得不到正确有效的引导,当代中国画创作将与中国画本体精神语言渐行渐远,那么,中国画独有的艺术魅力也将荡然无存。 ” 为此,中国国家画院这个美术界的“国家队”决定举办以“写意中国”为题的“中国国家画院2010大写意国画邀请展”,于下月在上海浦东展览馆举行。展览以写意的思维方式和语言形式,凸显当代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理想。同时,倡导以写意精神为核心的中国风格创作形态探索和研究。 匠气十足的描摹毫无书写性 近来,“描”画风气在当代中国画创作中颇盛,甚至在全国性的美术大展上,也有些作品注重表面细节的矫饰,反复“描”、“抠”、“修”,恨不得画得比照片还要逼真,匠气十足。这些作品乍一看蛮细致、蛮像,甚至颇有几分淋漓尽致的感觉,但中国画讲究的表情达意、“画意不画形”的意韵荡然无存。 “描”的盛行还体现在中国画的书写性的丢失。杨晓阳说,中国画讲求以书入画,是“写”出来的,特别以狂草的笔法入画,...

美术大家杨晓阳印象

与杨晓阳的采访约到中午一点半,可是最终的采访却是在下午的六点半进行,实在是没有办法——他太忙了!身为中国美术协会的副主席和西安美术学院的院长,身兼行政、教育、创作数职,而近年由于西安美术学院的高速发展,不断的出差、开会、应酬,使得他的时间只能以十分钟为单位来分割。 下午六点半,准时走进杨晓阳的办公室,扑面而来的是一种时间的味道,偌大的房间,挤满了他收集的陶土古物,氤氲的是千百年久远的心跳,恍若不经意中踏入了错乱的时空,仅有的空处是一张墨迹斑斑的大书桌,还有一套简单的几案沙发。眼前的杨晓阳平和优雅,有着艺术家不羁的气质,有着学者的儒雅,但听他的同事们讲他处理问题却又带着一种政治家杀伐决断的魄力。采访就在这样的氛围开始,杨晓阳亲切、坦率,丝毫没有大画家的架子,面对我们的提问,始终保持着从容的态度来解答,熟捻而毫不造作。两个小时的采访,他谈了很多,关于艺术、教学、中国美术的前途、人才的培养、他的收藏、他的茶…… 杨晓阳是一个行事果断又力求完美的人,他思维敏捷、精力旺盛而又敢想敢干,他作画,破而后立,数次抛弃已有的声名成果,大胆创新,追求艺术的本质;他主持西安...

杨晓阳:大手笔续写中国大写意

前不久在京城,几次和杨晓阳晤面,交谈的时间断断续续,感觉他确实太忙,比在陕西更忙,只有坐在餐桌上还能聊一会。杨晓阳2009年4月从西安美院移植到中国国家画院,这棵“不屈”的大树还是那样浓绿勃发吗?对一个知天命的杨晓阳来说,人生的坐标又一次开始了新的转化,面对中国国家画院这个大平台,是人生的机遇,更是一场新的挑战。是的,他的身上还是秦人的那种硬汉性格,50多岁又开始他的文化苦旅和艺术苦度。短短的一年多,他用秦人固有的大手笔在京城壮写他的大写意——中国国家画院这块舞台给了杨晓阳一个更能让他酣畅淋漓,纵横驰骋的用武之地,也凸显了一位胸怀宽阔者的心与舞台的关系。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感受到他不仅仅是一名美术家,更是一位有思想的美术家。从办教育到做文化,杨晓阳在北京城更光显,他的思维、他的创意、他的魄力、他的魅力、他的人格铸就他在中国美术的领路和先导作用。        故乡陕西,是他一生感念的地方        &n...

杨晓阳论大写意

“大写意”是一种精神 为什么说“大写意”是一种精神?杨晓阳院长直抒胸臆:“大”是一种纵横观照,而不能说“大”是一个单向的,与其他思维方式和其他艺术形式是并列的。它是纵横的,是要统观全局的,所以叫“大”。“大写意”与“小写意”不一样,“小写意”是一种技法,“大写意”是一种观照,是一种纵横观照,“日月经天”、“江河行地”、“天地人合一”是一种宇宙观。这说明中国人看问题是全面的、纵横的、是古今一体的,是“相对于物质世界的一种存在”。它既然是精神的,那么必然与物质相对应,但并不是虚无缥缈,它是一种存在。“大写意”不是物质,是一种存在。反之,如果把“大写意”说成一种物质,说成一种实在,那它就成为一种画法。它相对物质世界是一种自然存在,是一种思维、思想和状态的存在,是主观化的客观和存在,是精神不是物质。 “大写意”是一种观念 中国人对“意”是非常重视的。杨院长提出第二个观点,“大写意”是一种“观念”。他谈到:“何为意?”“意”其实就是一种情意、一种意思、一种思想、一种想法。在绘画中的“写意”是通过“象”来表达的。“象”与西洋人讲得不一...

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

Processed in 1.389(s)   27 queries